首页 > 创新探索

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的中国特色探析

新闻来源:中央电视台 2018年11月12日 14:15 浏览次数:10551

----------------------------------------------------

  近年来,广电总局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全国的电视节目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引导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原创节目模式创新。在此背景下,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原创节目涌现出来,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在新时代新发展的语境下,电视文艺创作如何建立“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模式,如何坚持发掘中国特色的优势文化基因,以及面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需要从业人员从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予以高度关注。

  一、电视文艺创作的新时代特性

  传统的电视文艺具有多样性、参与互动性、时尚性、仪式性等多种表达样态及文化内涵,在探讨新时代的电视文艺创作之时,要先从技术功能以及艺术功能层面明确电视文艺创作所应承担的内涵及外延。

  从技术功能层面来看,电视文艺创作具备远距离传送功能,这主要是从电视媒介的时空覆盖层面而言,也就是说,电视能够不受具体地域、具体环境的限制,远距离、同步地传播信息;同时,电视文艺还具备现场实况转播功能,电视媒介具有以视听形象同步动态传送报道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实况的转播功能,这也是电视文艺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功能。比如,央视“春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年夜饭”,根本上的技术基础就在于电视能够使晚会的现场节目同步、动态、实况地传播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面前,人们不但能被动地接受观看,而且可以通过电话、电报、传真以及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参与到现场的节目中去,从而使“春晚”成为全民族参加的联欢活动。电视文艺创作还具备日常伴随功能,看电视成为人们的一项日常行为,这种潜移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日常渗透功能,显然大大削弱了以往传统文化精英们的权威身份与话语中心地位。再者,电视文艺创作涵盖了包罗万象的杂糅功能,从电视传播的内容角度讲,它囊括了新闻报道、生活知识、教育课程、经济分析、消费信息、节日庆典、体育竞技活动、音乐歌舞、小品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各样的人类文化生活层面。而从传播手段和艺术形式角度讲,电视媒介语言更是丰富多彩的。

  从艺术功能层面来看,电视文艺创作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其一,娱乐功能。电视文艺所提供的娱乐是一种具有审美性质的娱乐。谈到“娱乐性”,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往往把它与审美对立起来,认为它摆不上台面。其实,游戏、娱乐是人追求自由的一种表现,当代中国的电视文艺节目正愈来愈多地认识到娱乐性作为自身基本功能的积极意义。其二,教化功能。电视文艺虽然不直接传授某种实用知识或生产技能,但优秀的电视文艺节目在完善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培养人的美好情感、健全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上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三,认识功能。电视文艺节目同时还具有某种认识功能,这主要是指电视文艺作为源于人类生活、人类历史的艺术产品,必然反映和打上了某一时代、某个社会、某种民族文化的烙印。因而从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解读中,人们能够或多或少地获得某种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某些风土人情和时代精神。

  因此,新时代的电视文艺反映出与时代紧密相连、代表社会审美趣味、影响大众世俗生活与精神世界、凝结主创们文化内涵及社会责任的重要媒介属性。

  二、电视文艺创作的新时代使命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指出,当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时,就会导致文化精神的枯萎。我们在追求电视文艺节目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时刻警惕低俗化、泛娱乐化对于节目的消解。

  部分电视文艺节目中,文化的认知、审美、教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娱乐却被过分强调和放大。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这样的预言——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应当保持文化的品质,通过不同的节目形态,嫁接历史记忆、人性关怀、人物命运、健身健康、常识教育、职业体验等,为其注入更深远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

  央视《经典咏流传》在创作时就找到了两把钥匙,即时代性与时尚性,希望观众能够在聆听经典的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所谓时代性,是选择的诗词普遍观照当下中国社会;时尚性则是让古典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给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播难题找到了中国特色的解决途径,在潮流时尚与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交融互通的全新的创作机制。

  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将其嫁接到电视节目中,不仅有助于开发出适合本土的原创模式,也能有力地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也是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的使命所在。

  比如四川卫视的《咱们穿越吧》,以真人秀的方式为观众打开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兼具历史教育性与趣味性,让枯燥的历史焕发出丰富的质感。北京卫视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节目《传承者》,为受人敬仰的“传承者”设置一席之地,凸显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地位。由此可见,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源泉,借助真人秀的方式,文化也做到了喜闻乐见的传播。再比如央视《叮咯咙咚呛》,让中韩嘉宾学习京剧、川剧、越剧等中国传统艺术曲目,最后在梅兰芳大剧院以竞技的方式检验嘉宾的学习成果,不仅让更多的国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将中国文化在异国发扬光大。

  基于此,新时代的电视文艺创作要成为主流舆论的引领者,遵循媒体发展规律,为新时代新征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作者们不仅要坚持做先进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加大力气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要努力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努力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所有的创作者及管理者都要始终做融合传播的深入实践者,将新媒体的有益理念和传播优势融入广播电视发展之中,强化立体化精准化精细化传播,打造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智慧融媒体。

  三、电视文艺创作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给新时代的电视文艺创作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要坚持对时代的现实关注。广电总局着力引导调控真人秀节目,就是要让一些收视率很高但价值观有偏离的节目转型升级,鼓励传播友善、互助、励志的向上向善正能量。在各省卫视综艺节目扎堆的周五晚间黄金时段9:00档,东南卫视反其道而行之,于2016年11月4日推出政论节目《中国正在说》,聚焦中国崛起、“一带一路”、文化自信、长征等议题,既突出宏阔主题又注重接好地气;既是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模式的深度探讨,也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该节目创造性地集纳发挥网络TED演讲、传统电视讲坛和新型真人秀等各类传播形态之所长,既保持了政论节目的严肃性,又能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又比如央视《谢天谢地你来啦》《喜乐街》《家庭幽默大赛》等综艺节目,均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元素构成,节目形态所蕴含的时代关联成为央视综合频道最为人看重的核心要素。关注现实还体现为体察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灵需求,比如节目《客从何处来》,以纪实真人秀的方式回答了深藏于我们内心的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其次,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要坚持真实与真诚。第一,赋予电视文艺创作真实的故事情境。韩国制作人开发出《爸爸!我们去哪儿?》,是因为他们发现在韩国社会中,爸爸上班、妈妈不上班是普遍现象,孩子会天真地问:“爸爸去哪儿了?”这里面不只是星爸与星娃的谐趣关系,更是社会情境的现实缩影。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坚持做有意义、有价值的节目,在处理社会关系、思考生死价值、传播医疗健康知识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示范作用。第二,赋予电视文艺创作真诚的故事情感。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盲选阶段,参赛选手帕尔哈提在回答“你有什么梦想”时说:“我没有梦想,我做好该做的,梦想自然会来。”这一有反常规的回答体现了最真实的他,也是最质朴的“中国梦”故事的呈现。直到今天,这位音乐人依然保持着“做好该做的”初心,保持着节目呈现与生活呈现、艺术呈现的高度统一。《等着我》是一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全媒体公益寻人服务类节目,在传统访谈节目和真人秀节目的融合中取得了良好的情感传播效果。

  再次,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去“明星化”,强调“素人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比如央视《等着我》以素人为主体的真人秀节目,求助者和被寻找的人都是普通人。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通过喜剧人物及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当今社会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如反腐、打拐、碰瓷,也展现了时代变迁中普通小人物家庭事业面临的变化及心路历程。

  最后,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动摇。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在网上和央视播出后引起轰动,有媒体报道说,这是迄今为止国外媒体对中国春节文化规模最大、最深入的一次记录,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春节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从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围绕汉字制作的节目正在成系列推进。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既是高尚的艺术理想,也是时代的历史担当。

  四、电视文艺创作要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的新模式

  电视文艺创作的中国模式,是以电视文艺理念创新为先导、以电视产业变革为动力构建的一套具有本土化、原创性、规范性,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的电视架构体系。打造电视文艺创作的中国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深化原创性。为进一步繁荣我国电视文化,加强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引进模式做出了规定和限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对原创节目的鼓励与支持。

  其次,坚持贴近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与人民同步、与时代同行的电视节目。第一,内容的贴近性。央视播出的《等着我》是对生活中“找人”形态的真实还原,赢得了较好的口碑;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利用汉字资源,东方卫视则利用喜剧资源相继开发出《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两档喜剧类栏目,均取得不俗的效果。第二,表达的贴近性。其一是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语言表达,比如一些选秀节目中的毒舌评委难以让中国观众接受,《中国新歌声》的评委或者导师就是以欣赏、赞赏的语气评价歌手,深受观众欢迎;其二是符合中国观众接受心理的形象表达,岳云鹏在《了不起的挑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倒霉蛋”形象让观众感觉他更像邻家大哥,鹿晗在《我去上学啦》中表现出“鹿不羁”形象,观众也感觉真实可信。第三,文化的贴近性。《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为本土的传统文化原创节目做出了良好示范。《中国诗词大会》采用“以一敌百”和“击败体”的内循环竞赛机制,不仅体现了题目难度,更增加了赛事的戏剧性,让水平高的选手有返场机会,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期待度。

  再次,注重版权意识。新时代电视文艺要有版权概念,《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节目的版权之争都是电视媒体版权问题的直接体现,最近几年的IP热对广播影视行业提高版权意识、做好版权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关文件对电视节目形式/模式版权的定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对复制比率、抄袭比率做出统一标准,确定违反版权所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执法力度,在已有的关于电视节目形态/模式版权的法律框架内,对侵犯版权的行为进行严厉追查。

  最后,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要不断提升技术化水平。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模式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媒介融合手段以增强模式的新意。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来说,通过与电商的合作,将节目内容与购买场景链接,是应对未来市场竞争、占据先机的不二选择。比如《女神新装》实现了即看即买的娱乐内容电商化模式,将内容直接、即时转化成商业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讲仁爱、重民本、尊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电视文艺创作要坚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引导、相互依存、多元共生的格局,发扬电视文艺创作者的工匠精神,由“技”入“道”,让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真正进入品质化时代,坚守匠心,积极传承与发扬中国特色,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作者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副总裁  黄瑞刚)

上一篇: 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如何打造现象级传播
下一篇: 央视网:构建融合新生态 拥抱转型升级

央视广告套餐超值价格1.8w,火速来购!

联系我们 了解详情
© 2011-2020 CCTV央视广告服务平台 京ICP备110114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