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探索

活背景 新解读 真情绪

新闻来源:中央电视台 2015年11月28日 20:43 浏览次数:10540

----------------------------------------------------

  记者连线常态化有其必然的背景。首先是记者站点高密度布局。以中央电视台为例,从201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大规模推进国内记者站及驻外记者站点建设。站点密度持续增多的一个直接效果就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国内外重要新闻现场的到达率大幅提升。截至2014年,中央电视台全球重大事件的到达率连续3年保持了97%的高位。

  其次是直播意识、直播装备全面升级。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记者的现场直播连线报道是体现媒体“我在现场”存在感的重要标志。国内、国际媒体竞争的白热化与新媒体的视频资源争夺,都决定了电视媒体必须强化直播意识(现阶段,新媒体在技术手段和报道者专业程度方面仍有差距)。同时装备的配合及升级也为直播奠定了技术条件。无论是驻外记者站还是国内地方记者站,建立之初就配备了卫星直播设备,后来又配备了基于网络技术的TVU等设备,其轻便、灵活、环境适应性更强的特点,大大拓展了直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使直播手段得以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类新闻现场。

  最后,记者连线常态化也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新闻现场尤其是国际新闻现场的高抵达率,也大大改变了过去国际新闻绝大部分依赖国际通讯社“进口”的局面。现在,通过国际视通平台,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制的国内国际新闻已经从“自给”向“出口”迈进,这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见成效的重要体现。而相比新闻成片,在播发的时效、承载的广度、评论的深度和媒体符号等方面,记者连线的形态有独特优势。记者到达现场,通过直播连线等方式发出代表中国立场的声音,这是影响国际舆论格局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第二步则是:记者在现场能传播什么?哪些内容会产生影响力?

  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让记者连线的内容产生影响力。记者连线涉及的范畴甚广,包括技术、心理、艺术,等等。笔者仅从一线记者的实践角度,谈谈直播连线常态化下,记者连线的内容如何产生影响力。

  笔者2011年驻外以后,明显感到新闻节目对记者连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记者连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最深的体会是主持人对现场连线记者的提问方式变了。过去常问:某某记者,请你介绍一下现场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持人会问:某某记者,你在现场的观察是什么?

  观察是什么?当然要有观点。但现场记者有别于演播室专家,观点不可能横空出世。要想将记者的观点融入报道,离不开三个前提,即活背景、新解读、真情绪,而其核心是牢记自己“在现场”。

  1.要“活背景”,不要“死背景”

  笔者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连线中如果要介绍事件(活动)背景,那就要“活背景”,绝不要“死背景”。所谓“活背景”,就是经过独立采访得来的信息、观点和体验;“死背景”则是通过百度、谷歌能直接查到的背景信息。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挖掘“活背景”是记者在现场的唯一意义。因为很多时候,你的身边会有无数人在利用社交媒体发表他们身临其境的个人体验。和他们相比,现场记者唯一的优势就是靠专业的采访能力(找到对的人、问对问题)取胜。

  2012年7月1日晚8:00,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烟花汇演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上演。按照上级要求,《东方时空》栏目组在6月30日深夜告诉笔者,将原来5分钟的单边连线变为23.5分钟全程连线解说。

  对着23.5分钟的烟花,说什么?还有比烟花更绚烂的形容词吗?这种情况下,只有说大家看不到的背景,而这个背景绝不能是“死背景”。

  于是,在完成香港特区新政府就职典礼采访后,离燃放烟花只有5个多小时的时候,笔者展开了艰难的采访。几经周折拿到当晚烟花燃放总导演的电话号码,拨通电话,把所有能想到的细节都问了个遍。其间,对方几次要收线,笔者起码说了3次“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可以想象,在烟花汇演前5个小时采访总导演给人家添的乱有多大。但这是在可行情况下,最大限度挖掘“活背景”的唯一的机会,不能放弃。

  正是因为有了这次采访,在当晚直播时,笔者才能把背景音乐、火药填装、设计师的细节构想、每一章节的主题,一直到现场的温度、风力,以及烟花生产的幕后故事,一一作为“活背景”讲述给观众。

  当然,“活背景”也不全靠一次采访,精彩的“活背景”往往需要积累。香港回归祖国15年的烟花汇演,不光是看烟花、讲烟花,更有对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的真实感悟。所以,对相关主题的每一次采访越细、背景越活,此类连线的语言越丰富,情感就能更契合。这是现场记者和常驻记者价值的叠加显现。

  “活背景”挖掘的经典案例还属白岩松老师及其团队的“广州亚运”“伦敦奥运”解说。虽是解说,但也值得直播连线记者学习。最重要的是,直播连线的光彩并非来自那一刻的技巧,更多源自连线前的采访功夫。

  2.要解读事实,不要罗列事实

  现场记者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告诉观众,现场发生了什么。对于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大多数记者的描述都基本上能够满足观众对“五个W”的信息需求。目前有一种连线样态很普遍,就是在新闻发布会召开前后和前方记者连线,而发布会本身是要直播的。这时,记者要说些什么呢?尤其是发布会后,所有的基本信息在直播时都呈现了,现场记者能给观众什么?笔者的体会是要解读事实,不要罗列事实。解读事实的手段首先是通过梳理,理顺事实脉络;其次是通过分析,厘清事实错漏;最后是通过比对,延展事实层次。在对事实的解读中,凸显评论观点。

  (1)高度浓缩发布会内容,同时分析现场画面中暗含的“内在语”。通常,笔者会在发布会期间迅速提炼当天发布会重点,将繁杂的信息归类成大家最为关注的几个方面,而不是松散地复述单一信息。同时通过分析现场问答双方的表现、表情、原文用语等细节,做出一定限度的合理推断。这是只有在发布会现场的记者才能完整捕捉的信息事实,此为独家。

  (2)将发布会内容嵌入事件发展脉络作比对分析解读,延展信息。对于每天发布的信息,独立看和联系事件发展脉络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将发布会或公告信息嵌入事件发展脉络作比对分析解读,是笔者在连线和节目采制中的重点之一。比如,2014年4月初,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访华行程中集中介绍了马航MH370救援进展,被不少媒体奉为有别于联合协调中心的重大发布。但经过仔细比对,笔者发现这些介绍其实在关键内容上并无差别。所以,笔者在节目中通过对连续多天搜寻地图及不同表述者不同时间关键词句的理性分析,得出阿博特总理和联合协调中心总协调人休斯敦只是“不同身份的两个人在不同场合做出的侧重不同的表述,并无关键信息差别”的判断,厘清了对阿博特总理讲话的一些误解,和基于这种误解基础上的无端揣测及想象。

  3.要真情绪、真观点,不要“假高潮”

  记者的真情绪,就是感性的观察。千万不要在现场刻意“塑造”自己的情绪,要让真情实感成为连线的重要底色。因为,情绪正是记者对现场环境的反应,是“我在现场”的天然标志。当然,将情绪带入连线的第一要义在于“真”,为“热烈”而来的“高潮”和为“客观”而装的“冷静”,都是必然的败笔。

  地震、火灾这样的烈性突发现场,记者的反应基本比较自然,因为这样的现场往往会使记者的情绪超出自己的控制能力。而像“香港占中”或是“反水货客”这样的现场,如何把握好情绪,就关乎真情绪的第二个要义——“准”,也就是找准情绪的出发点。

  有了“真”和“准”,记者连线就要敢于亮出真观点。在市场化新媒体的浪潮中,国家主流媒体的评论非但没有贬值,反倒愈发受到追捧,这就是观点的力量。国家媒体的属性决定了记者观点的定位——建设性。但建设性的观点并不排斥批判性的思辨,更不代表没个性的语言。

  作为现场连线记者,在挖掘活背景、事实新解读、展露真性情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努力追求以生动的个性化表达、深入的批判性思辨,传播有影响的建设性立场。

  (作者为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沙晨)

  (文章选自《电视研究》2015年第7期)

上一篇: 节目创作要服务于主题
下一篇: 电视软广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

央视广告套餐超值价格1.8w,火速来购!

联系我们 了解详情
© 2011-2020 CCTV央视广告服务平台 京ICP备11011491号-5